评奖评优
让护理成为最美丽的职业—— “仁心护士”候选人、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护理部丁焱主任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24-03-28                                   浏览次数:10

按照老百姓的理解,护士这一职业总是和发药打针、铺床叠被、端屎端尿等伺候人的活儿相关。然而,有这么一位护士,却用20年的实践经历,推翻了这一认知误区:护士职业既崇高又有技术含量,还能看到人性的闪光点,怎么不值得全身心投入?&rdquo

她就是丁焱,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护理部主任。从业20年,从小护士开始,她就勤勉精进于妇科肿瘤患者的治疗及康复护理,是最受妇科癌症患者认可的护理专家。由她创办和组建的红房子康复之家妇癌患者康复沙龙,更是使妇癌患者在康复的道路上走出阴霾,看到希望。经她创意并实施的助产士门诊母乳喂养门诊新生儿咨询等,形成了产科四位一体服务模式,贯穿了孕产期到新生儿阶段,让孕产妇获得科学引导和帮助,大幅缓解生产焦虑。

心系妇癌患者创办康复之家驻扎病友心间

1993年,从原上海医科大学护理系毕业的丁焱进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白衣天使的工作琐碎而平凡,一点也不浪漫,因为时刻性命攸关,更不容半点懈怠。陆陆续续的,同学、同事中有些人跳槽了,改行了,丁焱心中也有过抱怨,有过动摇,但就是因为患者的一个微笑、一句感谢,丁焱坚定地留在了护理这个岗位。

在妇科肿瘤病房期间,她每天面对的是肿瘤病人。大多数患者对手术及化疗之后的康复知识,所知甚少。丁焱主动把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患者,方便大家联系到她。来自患者的电话咨询几乎占据了她全部业余时间,涉及问题纷繁复杂:术后化疗反应强烈怎么办?出院回家饮食有什么忌口?……面对肿瘤病人的强烈需求,丁焱体会到了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样的电话沟通形式,远不足以满足患者的需求,我们可不可以做得更多?丁焱暗暗给自己定下了目标:需要再次走上求学和研究之路。

完成中山大学护理系的硕士学业之后,2005年,她前往瑞典隆德大学进修;2006年,她又成功申请到国际抗癌联盟的资助,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学习取经。2009年,她成功申请到一项国际抗癌联盟(UICC)基金资助,课题是将国际抗癌理念注入妇科癌症患者的康复护理之中。治学的目的是经世致用,由于丁焱的孜孜不倦,她在护理科研这条路上踏出了坚实的一步,近年来以妇科癌症的康复护理为切入点进行护理科研研究,发表SCI论文6篇,带领团队一路前行,走到了国内前列。

如何将护理的触角从生理延伸到心理,从院内延伸到院外?那些曾在脑海里一闪而过的想法,在不断地充电中渐渐整合起来,达到了质变,并再次反哺临床。丁焱创立了妇癌患者从治疗走向康复,从康复回归社会的一个延伸护理模式。

2009年,数年的努力化成果实。在她的倡导下,公益性质的红房子康复之家”——妇癌患者康复沙龙建立了起来。不久,红房子康复之家网站应运而生。在这个平台上,后台随时有人在线答疑解惑。患者只要登陆网页,就能感受到专家就在身边。在丁焱的组织策划下,康复之家不定期举行丰富多彩的沙龙活动,专题讲座、座谈会、患者见面会等,不但为患者提供了有关心理、生理治疗等方面的知识,更建立起了深厚的医患情谊和患患友谊。

康复之家网站运行之后,肿瘤患者复诊挂号难的问题引起了丁焱重视。她又开动脑筋,和专家们沟通,开通了肿瘤患者的绿色通道,与信息科、门诊办公室商量,如何在康复之家网站上,完成实时预约专家号的功能。不久,这一想法化为现实!康复期的癌症患者再也不用顶着严寒酷暑,起早贪黑地来医院排队挂号了。

ldquo;康复之家的诞生和发展,是丁焱为妇科肿瘤患者持续努力的硕果,也见证了她和团队的成长脚步。问及创建康复之家的初衷,丁焱这样告诉我们:肿瘤病人的痛我深切体会,一直梦想给他们搭建一个支持平台,帮助他们减轻痛苦,重获健康。这就是她始终为妇科肿瘤患者默默奉献的朴实情结

康复之家,丁焱是每个患者亲切的家人,用自己柔弱的肩膀为这一特殊群体搭建了一个温馨的。。从刚开始的医护支持,到现在的同伴支持(患患互助),专业心理咨询的多元化探索使得如今的康复之家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家庭,真正成为了妇癌患者的心灵港湾。正如一位病友所说:她带给了我们快乐和美丽的心情,坚定了我们在抗癌战斗中继续走下去的信心

关爱孕产妇产科优质护理深入人心

善于思考的丁焱没有止步于康复之家的成功。很快,她在产科护理的领域,又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但易被忽视的需求——产妇的延伸性优质护理。

怀胎十月,一朝为母,从孕前、孕期、孕中和孕后都是一个完整而连续的过程。这整个过程,我们医护人员都应该参与进来,提供医疗服务支持,丁焱说。

丁焱在国外交流学习中观察到,在很多欧美国家,每个孕妇在孕期全程都有自己选定的医生和助产士,为其提供各种咨询和支持。她深刻意识到,医护人员不仅要为孕产妇提供医疗服务,还要从心理上、社会适应性上支持产妇,使她能在最好的状态下度过孕期。

为此,丁焱结合瑞典和美国综合性医疗中心的产科服务模式,一切以孕妇的需求和满意为出发点,优化和整合医疗资源,打造了产科四位一体服务模式,让每个来到红房子的孕妇或是有生育需求的女性,都能获得最专业的支持和贴心的人性化服务。

所谓四位一体服务模式贯穿了产前营养,助产士辅导,产后护理和新生儿咨询等。

ldquo;要生就生个最优质的宝宝。作为沪上唯一一家上海市出生缺陷一级预防指导中心,红房子医院是沪上最早开设产前咨询服务的医院之一,为准备怀孕的妇女提供专业的孕前指导,消除她们的担心。孕期感冒了我能吃药吗?怀孕休息不好怎么办?”“顺产还是剖腹产?孕期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孕妈妈也时常会被焦虑的心情左右。针对这些情况,丁焱创新性地开设了助产士门诊营养门诊,在门诊之外,还准备了很多实用的宣教资料,并定期举办妈妈会课程,帮助孕妇解决各种困扰。怀胎十月,到了临盆之际,也是最关键的时刻,这个时候最需要专业的医护陪伴。通过助产士门诊,产妇也会了解到,一对一的助产士陪伴,可以帮助其减缓紧张的情绪,安心分娩。

初为人母,总会遇到各种棘手的难题,如怎么正确哺乳?”“宝宝为什么不肯吸奶?丁焱又动脑筋,根据国外学回来的知识,开展了产后护理咨询门诊新生儿门诊,为出院后的产妇及家属继续提供产褥期保健、新生儿照护、母乳喂养等方面的护理。

产科四位一体服务模式得到了孕产妇的广泛赞誉。但丁焱追求的延伸性优质护理并未止步。产后护理咨询门诊中关于母乳喂养的问题日益增多,越来越的孕产妇开始了母乳喂养的实践,而国内原有的母乳喂养知识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丁焱想:在国外交流中,国外的母乳喂养率很高,医院有专业的母乳喂养指导,我们为什么不行呢?&rdquo

想干就干!丁焱的敏锐思路让她又一次敢为人先。她找来国外关于母乳喂养的课程,着手翻译和学习,同时通过多方联系,请来美国国际哺乳顾问、资深泌乳辅导任钰雯老师,为护理人员讲授母乳喂养最新、最权威的知识理念课程。很快,团队中的大部分人掌握了其中的核心知识,并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适合中国产妇的母乳喂养方法,为新妈妈产后开奶、哺乳提供了专业实用的帮助。

201411月,国际专业哺乳顾问认证委员会首次在国内举行国际认证哺乳顾问(IBCLC)考核。结果揭晓,大家喜出望外:妇产科医院首批报送的四名护士全部通过。通过考核的盛佳护士说:能通过国际性的并且难度这么高的考试,和丁焱老师的努力和督促分不开!&rdquo

ldquo;学是铺路石,关键要学以致用2012年妇产科医院率先开通助产士门诊,201411月开通母乳喂养门诊。如今,这两个门诊的就诊人数稳步攀新,为待孕的准妈妈和哺乳期的新妈妈们提供了更科学的引导和帮助。

ldquo;小护理也有大学问积极举办护理人员进修和培训

丁焱一贯重视护理人员的进修和培训,坚信要提升,必须走出去2006年以来,她积极探索助产士高级实践模式,先后派出10名助产士赴瑞典隆德大学医院交流学习。

不仅走出去,她还欢迎请进来2010年瑞典隆德大学护理学院本科学生两名来院实习护理,并在丁焱的组织和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

ldquo;请进来的目的,是要传出去!在丁焱的带领下,妇产科医院护理部在国内护理学界,不断发挥着示范和辐射作用。作为复旦大学护理学院妇产科临床护理教研室所在地,这里也是大专生、本科生妇产科护理的实习基地,每年接受实习学生近300人。同时已培养出护理硕士4名,在读护理硕士生5名。近五年接受外来进修护理人员两百多名,近一半来自三级医院,覆盖20个省。

在丁焱的心中,还有许多梦想有待实现:产后抑郁是否可以从护理角度入手,结合心理服务来缓解?在国外看到的病人图书馆,能否引入国内,丰富女性病人的生活,缓解心理压力?

每每和丁焱聊天,她总会提出这样或那样的新点子。有时,她会说:我还没仔细想好,再给我些时间,让我琢磨琢磨。一旦有了成形的想法,她就会行动起来,付诸实施!

丁焱的办公室里,挂着女儿亲手为她写的鼓励之词:“You can not live without nurse”。这是女儿支持妈妈事业的真实写照,也是一位护理事业忠诚卫士的动力来源。她说,她要用自己的力量让护理成为一份最美的职业。

 

上海医学院医院管理处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