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建设
复旦大学妇产科医联体“专病诊治、助产实践”项目启动
发布时间:2017-06-05                                   浏览次数:1677

日前,上海市首个妇产科医疗联合体——复旦大学妇产科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妇产科医联体”)在践行“让老百姓能享受到更加优质、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方面再推新措,妇产科医联体“专病诊治、助产实践”项目正式启动。这也是复旦医科积极贯彻落实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的一项实际行动。

妇产科医联体于201510月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具体支持下,由校医院管理处、附属妇产科医院共同牵头,联合提供妇产科服务的复旦医科11家医疗机构共同组建而成。妇产科医联体整合了复旦医科妇产科学科的全部优质医疗资源,旨在让就诊者在医联体成员单位内能获得“同质化、高水平”的诊疗。其中,具有130余年历史的附属妇产科医院的“红房子”特色品牌,在妇产科医联体实际运行过程中,发挥着其特有的影响力、感召力和推进力。

此次启动的专病诊治项目分别由附属妇产科医院、附属中山医院、附属肿瘤医院、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有关专家领衔,包括“早期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保留生育功能一体化诊治”、“保留盆底神经功能的宫颈癌专病诊治”、“年轻宫颈癌保育治疗”、“卵巢癌多中心诊疗”、“卵巢癌规范化诊治及临床适宜技术研究”、“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规范化诊疗”和“妊娠合并肝病的孕期管理及多学科救治”等项目。同时,由附属妇产科医院护理部牵头实施妇产科医联体助产实践基地建设项目。


妇产科医联体“专病诊治、助产实践”项目在医联体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将以项目为纽带,遵循专病诊治的准则,带动妇产科医学人才的培养;将以临床为导向、以解决临床问题为目的,产生一些体现“复旦标准”的诊疗常规、工作指南、技术标准等;将积极探索和延展具有“复旦特色”的助产服务模式,逐步扩大助产实践基地建设单位范围,最终实现妇产科医联体助产服务同质化的目标。


据了解,在校医院管理处、附属妇产科医院的主持下,自2016年底开始,妇产科医联体注入“专病诊疗”新理念,开始构建妇产科医联体专病诊治优秀团队,即以团队的形式,有机整合医联体各成员单位妇产科专家资源,以专注于临床诊疗能力的提高。妇产科医联体各个专病诊治优秀团队分别由一家附属医院牵头,多家附属医院共同参与,通过加强专科医院与综合医院专科之间、妇产科学科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多学科紧密合作,着力推进妇产科某一专病的临床诊治和研究水平的提升。

据校医院管理处负责人介绍,构建妇产科医联体专病诊治优秀团队也是基于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及各临床专病诊治不断深入发展的实际情况,针对妇产科领域重点专病做出的全面性战略布局。妇产科医联体将对各优秀团队进行经费扶持,促进其在临床诊治能力、队伍建设、支撑条件建设、临床研究能力建设、运行管理机制建设方面的全面提升。同时,以各优秀团队为基础,促进各类转诊、会诊的实施,逐步将妇产科医联体打造成医疗协作平台,整体提高妇产科医联体在疑难和危重疾病方面的诊治水平。

针对此次妇产科医联体“专病诊治、助产实践”项目的启动,校医院管理处负责人表示,《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是深化医改的重要步骤和制度创新,有利于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有利于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更好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为此,妇产科医联体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会自始至终体现上述指导意见的精神,并为复旦医科相关医联体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好经验、好做法。

  



上海医学院医院管理处版权所有